English

在橡胶制品中,轻质氧化镁的添加量是否会影响其绝缘性能?

点击数:912025-08-11 17:50:42 来源: 氧化镁|碳酸镁|轻质氧化镁|河北镁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新闻摘要:配方协同:通过其他助剂辅助分散   在橡胶配方中引入协同助剂,利用其与氧化镁的相互作用,促进分散并减少对绝缘性能的影响。

  配方协同:通过其他助剂辅助分散


  在橡胶配方中引入协同助剂,利用其与氧化镁的相互作用,促进分散并减少对绝缘性能的影响。

  添加分散剂:

  加入少量分散剂(如聚乙烯蜡、硬脂酸锌),其分子可吸附在氧化镁颗粒表面,形成“空间位阻”,阻止颗粒重新团聚。例如,在丁基橡胶配方中,添加0.5-1份硬脂酸锌,可使氧化镁的团聚颗粒尺寸从50μm降至10μm以下。

  优化橡胶基体黏度:

  橡胶基体的黏度需与氧化镁的分散需求匹配:黏度太低(如橡胶过度塑炼)会导致颗粒沉降,黏度太高则颗粒难以扩散。可通过调整塑炼时间或添加少量增塑剂(如邻苯二甲酸酯类),将橡胶门尼黏度控制在60-80(天然橡胶)或40-60(丁基橡胶),为氧化镁分散提供适宜的“流场环境”。

  复合填充体系:

  将轻质氧化镁与其他相容性好的填料(如超细白炭黑、滑石粉)按比例复配,利用其他填料的“隔离作用”减少氧化镁颗粒间的接触。例如,氧化镁与白炭黑按3:1比例复配,在硅橡胶中可形成“交替分散”结构,团聚率比单独添加氧化镁降低25%。在橡胶制品中,轻质氧化镁的添加量会对其绝缘性能产生影响,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“线性增减”,而是与橡胶基体类型、氧化镁自身特性(如纯度、粒径)及添加量范围密切相关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
  一、在绝缘橡胶中,适量添加可提升或维持绝缘性能

  对于天然橡胶、丁基橡胶等常用于绝缘制品(如电缆护套、绝缘垫片)的基体,轻质氧化镁在合理添加量范围内(通常1-5份,按橡胶质量计),对绝缘性能的影响以“正向或中性”为主:

  提升耐老化绝缘稳定性:轻质氧化镁的碱性可中和橡胶老化产生的酸性物质(如氧化降解生成的羧酸),避免酸性成分导致橡胶绝缘电阻下降。例如,在电缆绝缘橡胶中,添加3份轻质氧化镁后,经100℃热老化试验,其体积电阻率下降幅度从25%缩减至10%以内,长期绝缘性能更稳定。

  减少导电杂质干扰:高纯度轻质氧化镁(纯度≥95%)本身为电绝缘性物质,若生产中控制杂质(如铁、氯离子)含量,其分散后不会引入导电通道,可维持橡胶原有的绝缘水平。

  二、添加量过高时,可能导致绝缘性能下降

  当轻质氧化镁添加量超过临界值(通常>5份),可能对绝缘性能产生负面影响:

  分散性变差,形成“局部缺陷”:过量添加会导致氧化镁颗粒团聚,形成微观上的“高介电常数区域”,甚至因颗粒间接触形成“微小导电桥”,使橡胶的介电损耗(tanδ)增大、体积电阻率降低。例如,在丁基橡胶绝缘层中,当添加量从5份增至8份时,体积电阻率可能从10¹⁴Ω・cm降至10¹²Ω・cm,绝缘性能明显下降。

  改变橡胶交联结构:过量氧化镁会导致橡胶交联密度过高,使分子链刚性增加,材料内部应力集中处易产生微裂纹,这些裂纹可能成为水分、杂质的渗透通道,间接降低绝缘性能(尤其在潮湿环境中)。

  三、特殊橡胶中,添加量对绝缘性能的影响更复杂

  在硅橡胶、氟橡胶等特种绝缘橡胶中,轻质氧化镁的作用需结合其功能定位分析:

  硅橡胶:作为补强剂时,添加量通常2-4份,此时其绝缘性能(如击穿场强)随分散均匀性提升而略有增强;但若超过6份,团聚颗粒会成为“击穿弱点”,导致击穿场强从20kV/mm降至15kV/mm以下。

  氟橡胶:轻质氧化镁主要用于中和加工过程中的氟离子,添加量一般3-5份,此时对其高温绝缘性能(200℃以上)无负面影响;若过量,会因碱性过强加速氟橡胶的降解,反而使绝缘电阻在高温下快速下降。

  结论:添加量需“按需调控”,兼顾性能平衡

  轻质氧化镁对橡胶绝缘性能的影响核心在于**“添加量与分散性的匹配”**:

  对于绝缘要求高的制品(如高压电缆),建议控制添加量在1-3份,并选择超细粒径(<5μm)、高纯度产品,以保证分散均匀性;

  对绝缘性能要求较低的橡胶制品(如普通密封圈),添加量可放宽至5-8份,但需通过预处理(如表面改性)减少团聚;

  具体添加量需结合橡胶类型、制品使用环境(如温度、湿度、电压等级)通过实验验证,才能在保证硫化性能、力学性能的同时,维持或优化绝缘效果。

【责任编辑:(Top) 返回页面顶端

下一篇:别小看重质氧化镁!它在冶金行业的作用太关键

上一篇:氧化镁和碳酸镁在食品工业中的其他用途

热线电话

138339672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