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数:912025-09-01 17:14:17 来源: 氧化镁|碳酸镁|轻质氧化镁|河北镁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在钴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,那些曾因钴含量低于1%而被视作“废料”的低品位钴矿,长期面临“开采无利、堆放占地”的困境。但随着氧化镁提钴技术的成熟,这些被遗忘的资源正迎来“重生”——通过精准的化学反应控制与工艺优化,低品位矿中的钴得以高效提取,从“废矿堆”摇身变为支撑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原料,真正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
低品位钴矿的“难”,核心在于杂质多、钴含量低。这类矿石中不仅钴占比不足1%,还夹杂着大量铁、锰、镁、硅等杂质,传统提钴工艺面对这样的“复杂家底”往往束手无策:要么因钴回收率不足70%导致成本过高,要么因杂质难以分离使产品纯度不达标,最终只能沦为矿山尾矿,长期堆积不仅浪费资源,还可能因雨水冲刷造成重金属污染。
而氧化镁提钴技术的突破,恰恰针对低品位矿的“痛点”量身定制。第一步便是“精准除杂”——通过氧化水解法先去除矿石中的铁离子,再用选择性沉淀剂分离锰、铜等杂质,将含钴溶液的“纯净度”提升至符合沉钴要求;接着进入核心的“定向捕钴”环节:向提纯后的含钴溶液中加入活性氧化镁,氧化镁遇水缓慢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,这些离子会像“磁铁”一样精准吸附钴离子,形成氢氧化钴沉淀,而溶液中的镁离子因反应优先级低,几乎不参与沉淀,避免了杂质干扰;最后通过“多级洗涤”进一步去除沉淀中残留的微量杂质,得到品位达32%以上的氢氧化钴产品,后续只需简单精炼,就能转化为电池级钴盐。
更关键的是,这项技术让低品位矿的回收具备了经济价值。以非洲某铜矿伴生的低品位钴矿为例,其钴含量仅0.8%,过去每吨矿石的钴回收收益不足以覆盖开采成本,如今采用氧化镁提钴技术后,全流程钴回收率提升至96%以上——按年处理1000吨这类矿石计算,可回收钴金属约7.7吨,转化为氢氧化钴产品后产值超千万元,原本的“废矿”瞬间成为盈利资源。同时,氧化镁提钴过程中无有毒试剂添加,废水仅含少量镁离子,中和后即可达标排放,避免了传统工艺的污染问题,实现了“环保+经济”的双重收益。
如今,在刚果(金)、赞比亚等钴资源主产区,越来越多的矿山开始将低品位矿纳入回收体系,借助氧化镁提钴技术盘活“沉睡资源”;国内部分企业也针对红土镍矿伴生的低品位钴资源,优化出适配的预处理工艺,让原本被丢弃的尾矿实现资源化利用。这种“从废到宝”的转变,不仅缓解了全球钴资源紧张的压力,更让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迈上新台阶——未来,随着技术进一步优化,或许更多曾被视作“无用”的低品位资源,都将在氧化镁提钴技术的助力下,成为新能源产业的“隐形粮仓”。
热线电话
13833967259